古驰故事视频 Into A Space of Love 呈献当代艺术家吴曾关于浩室(house)音乐的纪录片,与弗里兹艺术博览会合作拍摄的四部曲系列中的首部。 20世纪80年代中期,芝加哥正酝酿一场革命。在一个名为“仓库”(Warehouse)的俱乐部里,一名DJ催生出了一个全新的音乐流派。俱乐部音乐总监Frankie Knuckles为世界带来浩室(house)音乐。30年前,浩室音乐开始席卷英国。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俱乐部里,以至在首都环城公路外围的空地上,一些前卫的DJ和乐迷把这种源于芝加哥的音乐“收入囊中”,直至今日,它的影响依然存在。《The Second Summer Of Love》是古驰和弗里兹艺术博览会之间合作的一个全新四部曲短片拍摄项目,追溯了电子音乐的兴起,以及世界各地的狂欢文化。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的纪录片,由数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制片人执导,包括艺术家及电影摄影师Arthur Jafa、特纳奖(Turner Prize)获得者艺术家Jeremy Deller和新晋视频艺术家Josh blaaberg。从底特律和柏林的铁克诺音乐(techno music),到伦敦迷幻浩室音乐(acid house)和意大利伊泰洛迪斯科(Italo-disco),这些短片深入探索了这一革命性青年文化的根源及其全球影响力,以及息息相关的社会及政治历史。每部纪录片均有一段60秒的序幕影片。 知名导演艺术家吴曾执导了这一短片系列的首部。《Into a Space of Love》是一部魔幻写实主义的纪录片,探索了根植于纽约地下文化的浩室音乐文化传承。影片还配有一段Adam Csoka Keller及Evelyn Benčičová执导的序幕影片,以1980年代的纽约俱乐部文化为背景,展现主角于夜间前往俱乐部的场景。1984年的美国,迷幻浩室音乐(acid house)问世。其创作灵感来自于芝加哥音乐,以厚重的低音声线和独树一帜的“静噪”合成器混音而成,并成为这一风格类型的典型特征。到了1988年,迷幻浩室音乐开始风靡——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非同寻常的新青年运动。激进的新兴时尚、前卫的音乐,当然还有新的药物,不但从此改变了文化,更影响公共秩序。在英国,迷幻浩室音乐成为一种文化,不仅活跃在市中心俱乐部中,还融入到了大街小巷的街头文化之中。由于DJ们源源不断地从伊比萨岛(Ibiza)带回各种曲调和见闻,各在某程度上令音乐、非法狂欢派对及药物如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到80年代末期,迷幻浩室音乐已经征服了整整一代人——青少年们也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Second Summer Of Love”。影响力可谓相当惊人。即使当时的迷幻浩室音乐已经成为了音乐文化的主流,政府仍然取缔了非法的狂欢派对。《The Second Summer of Love》短片系列不仅探究了浩室音乐现象的发展根源,同时也思考了其对当代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影片将细述面临的时代危机和机缘巧合,回顾业余音乐人的影响力,以及打破新音乐和社会桎梏的热情,同时亦捕捉了时代内在能量和时代精神。这些故事都与2018年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不平等和中产阶级化现象的加剧,也随着少数群体争取发声,也这些情况与昔日一脉相承。Into A Space of LoveA film by Wu TsangProduced by Tosh BascoCinematography Antonio CisnerosOriginal score by Asma MaroofExecutive producer Jacqueline Edenbrow 阅读更多 相关故事 Raphaelle Macaron通过一系列插画和动画,以独特的漫画风格呈现品牌全新Gucci Blooming Love系列。 查看此项 由摄影师Frank Lebon掌镜,以庆祝中国新年为主题的该系列形象大片。 查看此项 分享 微信 微博